<nav id="f7g9d"></nav>

<nobr id="f7g9d"></nobr>
ISO14001認證
當前位置:ISO14001認證

ISO14000標準與循環經濟

來源: 時間:2011-11-08 23:37 點擊:

1、循環經濟的概念?
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而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也就是說,循環經濟是一種基于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指導思想,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特征,按照“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流程組成的“閉環式”經濟模式。
2、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
循環經濟的基本原則可歸納為3R,即“減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環”(Recycle)。即:“減量化”原則,以資源投入最小化為目標;“再使用”原則,以廢棄物利用最大化為目標;“再循環”原則,以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
3、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是循環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
循環經濟與資源節約及環境保護、污染治理、清潔生產,既一脈相承,又各有側重。循環經濟的一個題中之義是環境保護,減少污染物排放。因此,發展循環經濟本身就是重要的環境保護措施。工業污染防治的初始手段主要是“末端治理”,這是一種只投入而不產生經濟效益的措施,即便是發達國家也早已放棄了這種費而不惠的解決污染問題的技術路線。與此相比,企業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強調生產經營全過程的環境因素控制,通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來削減污染物排放,實際上,這也是企業層面循環經濟的主要實現形式。
4、國內外循環經濟的發展狀況?
在發達國家,循環經濟已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獲得了迅速的發展,結出了豐碩的果實。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不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動,也得到了企業界的積極響應。許多企業在微觀層次上對循環經濟的運作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些典型的模式。
我國早在上世紀80年代,政府已經開始重視對工礦企業廢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提出末端治理的思想,以達到節約資源、治理污染的目的。進入90年代后,又提出了源頭治理的思想。2002年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頒布并開始實施。進入2004年,發展循環經濟正式成為我國的一項國策。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推動下,我國循環經濟的實踐活動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據統計國內已有幾千家企業通過了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幾百種產品獲得了環境標志。很多企業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開始根據生態學的原理組織生產,使得一個企業的“廢料”變成另一個企業的原材料,盡可能減少廢棄物和污染的排放。
5、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
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基本途徑就是按照ISO14000標準的要求建立、實施、保持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首先要大力推進節約降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領域,大力節能、節水、節材,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實現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的經濟利益;其次要全面改進管理和工藝流程,盡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的各種危險因素,如高溫、高壓和強振動等,使用少廢無害工藝,采用高效設備,強化物料的再循環,從生產和服務的源頭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實現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預防的轉變;三是要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廢棄物和再生資源,減少廢棄物的最終處置量。
6、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應對入世挑戰,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和客觀要求?
我國踏入世貿組織的門檻將近兩年,國際上各式各樣嚴格的法規和標準接踵而來,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急需探討的重大問題。我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一個主要阻力是貿易壁壘。近幾年,資源環境因素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突顯,“綠色壁壘”成為我國擴大出口面臨最多也是最難突破的問題,有的已對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造成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趨形成,企業正面臨來自ISO的多重壓力。一方面企業必須實施ISO9000質量標準,以使企業保持競爭力,樹立質量形象;另一方面企業必須實施ISO14000并通過認證,以此來樹立自身的環保形象。未獲得認證的企業將有可能被外國政府禁止進口,同時外國企業為保持自身的環保形象,中止與無證企業的生意往來。
7、ISO14000與可持續發展有何關系?
可持續發展是建立 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的基礎和行動依據,而ISO14000不但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而且是轉動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杠桿;可持續發展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高層次的目標,而ISO14000則是可持續發展梯級上的一層次,并包涵于可持續發展之中。可持續發展和ISO14000都貫穿著人的發展,兩者具有彼此關聯、相互推動的作用,前者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及運行機制問題,后者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則是污染預防、持續改進和潛在的非關稅貿易壁壘,它們相同之處是無論可持續發展,還是ISO14000,都是為保護環境、預防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因環境污染有礙于經濟發展而先行提出,ISO14000則在實施可持續發展前提下而提出,兩者都是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與持續發展作為最終目標。
8、企業按照ISO14000標準實施環境管理體系有什么好處?
當企業按照ISO14000標準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之后,通過管理活動、規范化文件和記錄等措施可以協調不同的職能部門之間的關系,可以在企業增強環境管理意識;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方針和環境管理基礎;有利于找出并控制重大的環境因素和影響;有利于識別有關的環境法規要求與現行狀況的差距;減少由于污染事故或違反法律法規所造成的環境影響;建立組織內污染防止優先序列,并為實現污染預防目標而努力;可以提高監測環境的能力和評價該體系的效率,包括促進體系的改進和調整,以適應新的和不斷變化的情況的要求;由于改善環境從而帶來許多重要的商業、環境機會。
9、ISO14000標準的基本要求?
要求建立文件化的環境管理體系;制定環境方針,作出環境保護的承諾;識別企業的環境因素,制定目標指標以改善環境狀況;要求污染預防,持續改進;遵守法律法規;針對企業的重要環境崗位,建立作業程序加以控制;注意各方面的信息溝通;要求對緊急突發事件,建立應急和響應計劃。
10、企業推進ISO14000系列標準的建議?
任何企業的生產過程都是物質的循環過程,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實際上就是污染物未被利用的問題。企業推行ISO14000的環境管理體系,一般應在三個層次上進行。即:主體產品環境質量控制。首先是企業主體產品的生產工藝過程,其全部環境管理工作,可納入企業的環境管理手冊。強調環境方針和環境因素活動的程序化控制,工序間的活動依然通過工作質量的系統來保證實現;生產過程環境質量控制。由于生產過程結構的多樣性,在強調企業對社會、自然的統一規范的前提下,生產過程環境質量控制可以通過環境管理手冊或程序文件來體現。環境管理規范要求通過支撐性文件來補充。這樣在接受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規范認證或審核時,亦能保持環境管理的一致性;直接環境質量的控制。要特別強調企業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的一致性,環境監測部門要突出按ISO14000確定管理要素,建立環保體系,這部分管理在環境管理手冊的統一規范下,可以進行管理承接。
 

本頁關鍵詞:ISO14000標準與循環經濟


上一篇:如何應對綠色壁壘
下一篇:ISO14000系列標準是在什么背景下產生的?
亮點咨詢提供: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
版權所有㊣:杭州亮點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業務咨詢:13732203221?? 咨詢電話:0571-85930213/86799006
地址:杭州學院路130號?E-mail:51ldzx#163.com(#替換為@)??ICP備11001889號 |
888www毛片